丹噶尔皮绣:古老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2024-02-26 11:59:19 次浏览
日月山下的湟源县,史称“西戎羌地”“丹噶尔”,这里是羌人早期生活栖息地,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重要驿站,素有“海藏咽喉”之称。盛唐时期在此设茶马互市,开辟唐蕃古道。元代为丝绸南路要冲。明清时,是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重镇。清末,又成为著名贸易集散地。各地商贩、能工巧匠汇聚,牛羊、毛类、皮张等各类货物聚集,贸易兴盛、经济繁荣。湟源地处农牧区交接地带,皮张货源充足,促进了皮革加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技术高超、专门从事皮革加工生产的匠人,为产生丹噶尔皮绣创造了条件。
在笔者的记忆中,家乡湟源有这样的场景:皮匠把牛皮和化学材料放入大缸中,像腌制酸菜一样长时间浸泡,谓之“熟皮子”,之后捞出皮子,用特制铲刀铲去皮毛,再把皮子洗净、割成皮条、拧成皮绳、绷紧、揉皮绣是用各色丝线、羊毛、马尾等线料,运用平绣、贴绣等针法,把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绣在皮质的服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具、居家装饰品上。皮绣绣品针脚平滑细腻,线条疏密得当,图案活泼、清晰,色彩艳丽、庄重,既有观赏性,又具收藏性。皮绣,以其优美视觉效果和原始、古朴、粗犷的特色博得人们喜爱,有一首“花儿”是这样唱的:“尕妹给你绣上个满腰传,羔皮的边边,里底是毡毡,牛毛(俩)扎上个牡丹,勒上了走,你看个妹子的手段。”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下海经商、外出打工,到沿海闯天下的丹噶尔人比比皆是。但是通过发掘和传承家乡皮绣文化,带动人们发家致富的却寥寥无几,皮绣工艺濒临失传的危险。
湟源县政府根据地域文化和旅游需要,打造具有湟源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化品牌,而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研发、创新和传承皮绣工艺。
西宁市女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创办人李永清怀着对故土的情怀、对乡土文化的挚爱,从学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与湟源县原文化馆馆长张永福等人,毅然承担起皮绣工艺的抢救、挖掘和研发任务。他们从湟源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活习俗、深厚的文化积淀追本溯源,最终,从与羌人、藏族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化中发现美的元素,以各种动物皮毛为原料,尝试用牛皮、羊皮、兔皮、鼠皮以及牛毛、羊毛、马尾、人发等天然原料,经过特殊处理加工,采用盘、编、攒、堆、绣等手法进行制作。研发中遇到瓶颈的时候,他们就深入农牧区,向老艺人、专家请教,在两年多时间里,他们不断潜心研究丹噶尔皮绣技艺。
2008年,西宁市奥运火炬传递组委会决定让丹噶尔皮绣研发小组制作一幅皮绣作品,代表青海省赠送给北京奥组委。这一光荣的任务落在了李永清和张永福等人的肩上。他们就图案设计、人员配备、工艺制作、质量检验等环节制定了详细方案。绣品制作中,一名绣娘感冒发高烧,但她“轻伤不下火线”,一边打点滴,一边物理降温,坚持参与绣品制作。6名绣娘把对皮绣艺术的追求,献礼奥运会的情怀化作工作动力,经过四天三夜苦战,高质量如期完成了一幅《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皮绣作品。这件绣品作为五个奥运“福娃”之一的藏羚羊福娃,被北京奥组委收藏。
为了把丹噶尔皮绣推向市场,发扬和传承皮绣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李永清多方筹资组建了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李永清心中清楚,让广大妇女行动起来,不出家门就能创收,必须解放妇女思想,让她们熟练掌握刺绣技能。她破解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难题,策划皮绣主题、博鱼体育设计理念、实施方案、运营策略、公司管理、培训计划、产品推介、市场开发与运作,努力让丹噶尔皮绣成为当地妇女创收的重要载体。
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村民曹守英,从七八岁时就看奶奶在家做刺绣,十几岁动手学做刺绣。2008年,得知西宁市女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县就业局举办刺绣培训班,她立即报了名。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她凭借精湛的刺绣技艺脱颖而出,被公司聘为民间工艺技能培训师。
十几年来,曹守英先后培训残疾人、家境困难妇女、留守妇女等学员2000多名,其中50多名学员成为省内刺绣的佼佼者,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学员代海连就是其中之一。代海连取得真“经”返回大通家乡后,成立了公司,带领周边姐妹学习刺绣技能,不出家门创造财富,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曹守英遵循“教会一门技艺,带动一批就业,兴起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育人理念,在省内外各种比赛中锤炼自己,在学与教中丰富自己。2022年8月,她在青海省青绣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河湟刺绣一等奖,被授予“技术状元”称号。
李永清等人以“授人以渔”的经营理念,集研发、培训、制作、体验、销售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工坊+学校+绣娘+互联网”的经营模式。随着丹噶尔皮绣产业的发展,皮绣不仅惠及湟源、大通、湟中等河湟地区的妇女,而且带动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等环青海湖地区刺绣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自食其力的绣娘。三年来,公司培训青绣及其他民间工艺技术人才3680人,带动农牧民开展手工工艺创作生产,推动刺绣创新日月山下,河湟谷地,寒冬时节农闲人亦闲的情景不见了。绣娘宅家不停工,提升指尖“针”功夫。寒冬腊月,绣娘不出家门,五彩绣线手中飞舞,绣出一对对鸳鸯戏水,一簇簇牡丹吐艳,一朵朵莲花招展,一匹匹骏马奔驰,一头头藏羚羊驰骋在草原……湟中区一位李大爷说:“这几年,农闲时节好多媳妇忙着在家做针线活挣钱。一件绣品卖出去,家里的零用钱就够了。”
2022年10月,因特殊情况,李永清他们就精心策划、悉心准备,把培养和提升绣娘技艺与脱贫巩固户“雨露计划”技能培训班相结合,用智慧化、信息化的“一根线”串起为人民服务的“千根线”,举办了线上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公司择优与湟源、大通的117名脱贫户,以及湟源、大通、湟中的250名城乡劳动力签订了用工协议。
“隔空”教学效果怎么样?学员普遍反映,线上培训,节省了路上来回奔波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在家劳动和照顾老人、孩子。同行业经营者和主管单位负责人则表示,这次线上培训,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就业优先战略”培训模式。湟源县日月乡本炕村妇联主席杨莲说:“你们把课堂搬到了妇女身边,将政策送到了群众心里。”
笔者有缘目睹了绣娘做绣品时活泼的针法以及她们绣制的色彩清雅、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图案活泼、清雅灵动的皮绣工艺品。皮张被赋予灵性和生活的气息,春光四溢的农田,膘肥体壮的牛羊、骏马,在草原上闲庭信步的藏羚羊,无不被绣娘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皮绣绣品上。
湟源丹噶尔皮绣以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增补了中国刺绣的空白,赢得了国内外皮绣爱好者的青睐。丹噶尔皮绣不仅在国内外拿了许多奖项,而且已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俄罗斯、荷兰、法国、英国、尼泊尔等国家,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丹噶尔皮绣已被列入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乡村振兴赋予非遗一个新的起点。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市场开发的一个小小平台,把更多的妇女培养成绣娘,让丹噶尔皮绣这一古老的技艺在生产中得到保护传承,焕发出迷人的时代光彩。